X ZINE | 2010 Winter Issue

jiankun 2011-02-08 18:56:19 
Font Size: Large Medium Small
uploads/201102/08_190006_2010winter.jpg


To see the online version http://www.magcloud.com/browse/Issue/160510

We have three young artists in this issue -- Jane Tam, Raquel Mendoza and Wang Bo. In this diverse age, what makes us think about the social mean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y? Through images presented in this issue, including part of my series “Skin: Nowhere in Somewhere, Syracuse”, the artists attempted to pose questions on our identities, experience and ideology.

2007年的初秋,我从欧洲回来,把一拖再拖的毕业论文给答辩过了,宣布正式失业。

答辩过后,作为导师之一的Carrie找我聊天,问我毕业后这段时间有没有空协助她做一个项目,大概一个月左右,给我报销胶卷费用。另外每小时给我8美元工钱同时也作为她工作室的助理。说实在我没搞懂她要拍的到底是什么,用来干嘛。我只要按照个人对这个城市,这个时期的理解去拍摄就好了,因为我喜欢观察城市,然后冷静地纪录下来。

片子拍完,冲洗,扫描,电子文档烤了份Carrie我就算交差了。之后没有见到她对这次的合作有任何举动。三年后,我决定挑选一些出来见见人,组成一组”Nowhere in Somewhere: Syracuse”。

Syracuse作为纽约州的第四大城市,曾经在美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查阅历史,那是一百年前,处于工业时期的整个美国是一个金黄时期。二战前后,Syracuse这个靠近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的城市是一个工业非常发达的地方。美国两大汽车集团——GM(通用)汽车,Crysler克莱斯勒汽车的主要生产线设在这里;Carrier(开利冷气)集团的总部设在这里,GE(通用)电器的电视生产线设在这里......全球最大的摄影耗材生产商柯达公司总部和生产园区也驻在离这里八十英里外的罗切斯特市。

我仍清晰地记得,2004年研究生第一堂课上,一个美国同学对我说,”Syracuse is dying...”我微笑着问,”是啊?” 心里面很震惊。事实正是如此——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些大工业慢慢撤离了Syracuse。原因大家都明了,资本家要寻求更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基地。随着80年代后,亚洲的经济开放,很多大工业集团把生产线搬家到了亚洲,同时也带去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大家都该知道吧。结果呢,美国本土便成为了后工业时代。

我们常常说美国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历史,从一些中小城镇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城市都是伴随绕当初美国工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规模生产让美国各地遵循着某些规章制度办事,管理起来也方便。例如街道的命名,美国的每个城镇,无论大小一定有一条叫Main Street。然后什么Washington Street, Franklin Street, … 比比皆是,真没想像力。

正当地球另一边的中国疯狂地,如火如荼地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美国这个后工业时代却是儒雅般默不作声。 后工业社会的现状,印证了Daniel Bell所说的,产品生产业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信息业,教育,科研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内容。所以,今天的Syracuse成为了美国教育,医疗,艺术的重要基地。我没有要卖广告招生的意思,所以我拍摄下来的这个城市,跟所有其它美国城市看起来都一样,犹如复制粘贴出来的地表,人们似乎已经麻木地接受着身边这个不知道还在不在呼吸的城市。

工业时代飞速发展时期的美国,同时也是移民高涨的年代。Jane Tam阐述其祖母移民到美国的一代人,在一个看似天堂的国家却难称其为家。我想这也是每个年代来到美国的华人比较纠结的地方。原因是我们是从一个还没达到后工业时代的社会来到了这个发达的后工业社会,就像时空穿梭一样跑到未来去了。兴奋是蛮兴奋的,可是毕竟自己还是没有到达那个后工业社会的人呀,照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好了。我发现世界很小。说到Syracuse,这次刊出《天堂里的外国人》的摄影师Jane Tam,是2008年Syracuse University毕业的BFA。我们也许见过,却从未认识。Raquel同样来自于移民家庭,从小就对美国后工业时期的“超级大”文化所吸引。从个人的空间到社会的空间,她的一系列的创作都围绕着理性的差异反其道而行。王博,用黑色幽默不动声色地解构自家重庆,用寓言式的《异质景观》描绘着当今发展中中国城市空间的颠覆性重组。

中国什么时候会变成后工业?也许哪天在非洲设厂,那里也有人跳楼什么的时候,我想就算是了吧。所以这期我用一种所谓的桥梁把一些视觉的,思考的,纠结的东西凑到一起,犹如时空穿梭,对比着看,总能让人想些东西的罢。

谢建鲲
2011.1. 芝加哥
Comments Feed
There is no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Post Comment
Smilies
Enable UBB Codes
Auto Convert URL
Show Smilies
Hidden Comment
ID:   PASSWORD:   Register Now?
Security Code * Please Enter the Security Code